說起中國傳統文化來,一般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其實,光傳統武術一項,用博大精深來形容都未必夠用。
中國傳統武術在數千年的發展中,融合了中國儒、釋、道等諸家文化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璀璨浩瀚的武術文化。
而武術中的“禮”文化就是武術文化的代表,甚至我們說的“武德”的重要內容就體現在“武禮”上,這跟我們日常的體驗說一個人懂禮節就代表著一個人的文化水平是一樣的道理。
所以說,千萬不要忽視、忽略武術禮儀的學習與繼承。
本文將從武術場所、拳術、器械、傳統武禮、競賽、表演等幾方面來介紹中國傳統武術禮儀,其中也融合了當代的一些禮儀形式,具有實用價值。
武術禮儀之場所禮儀
(一)武術競賽場所
1、舉行武術競賽活動時,應有升、降國旗的儀式。在升國旗時應唱(奏)國歌,全體在場人員應面對國旗肅立,行注目禮。
2、如無升降國旗儀式,也可事先將國旗懸掛在賽場的適當位置。在競賽開始時,舉行面對國旗、肅立唱(奏)國歌的儀式。
(二)武術訓練場所
1、在適當位置懸掛國旗。
2、在適當位置懸掛中國武術協會會徽。
3、在適當位置張貼中國武術協會頒布的“武德守則”和“習武十戒”。
4、習武人員進入和離開訓練館時,必須向國旗行鞠躬禮;運動員(學生)還必須向教練員(教師)行抱拳禮。
武術禮儀之拳術禮儀
1、抱拳禮:并步站立,右手成拳;左手四指并攏伸直成掌,拇指屈攏,左掌心掩貼右拳面(左指根線與右拳棱相齊),左指尖與下頦平齊;右掌眼斜對胸窩,置于胸前屈臂成圓;肘尖略下垂,雙肘不可揚起;拳掌與胸相距20一30厘米。頭正、身直、目視受禮者;面容舉止大方。
抱拳禮的涵義:左掌表示德、智、體、美、勞“五育”齊備;屈拇指表示不自大;右拳表示勇武頑強;左掌掩右拳,表示“勇不滋事”、“武不犯禁”;左掌、右拳攏屈,兩臂環抱成圓,表示以武會友,五洲四海,天下武林是一家;左掌為文,右拳為武,表示文武兼備。
抱拳禮的應用:在武術競賽、表演、訓練活動中應用。
抱拳禮圖示
2、注目禮:并步站立,目視受禮者或向前平視,勿低頭彎腰,表示對受禮者的恭敬、尊重。若表示對行禮者答諾或聆聽指教受益時,可微點頭示意。
行抱拳禮、注目禮
3、點首禮:并立步,身體自然直立,目視施禮者,點頭示意,身體保持中正。?
注:2、3為長輩和教師對晚輩(學習者)還禮的方式。
4、鞠躬禮:行鞠躬禮時面對客人,并攏雙腳,視線由對方臉上落至自己的腳前1.5米處(15度禮)或腳前1米處(30度禮)或腳前0.4米處(60度禮)。男性雙手放在身體兩側,女性雙手合起放在身體前面。
鞠躬時必須伸直腰、腳跟靠攏、雙腳尖處微微分開,目視對方。然后將伸直的腰背,由腰開始的上身向前彎曲。
鞠躬時,彎腰速度適中,之后抬頭直腰,動作可慢慢做,這樣令人感覺很舒服。
武術禮儀之持械禮
1、抱刀禮:并步站立。左手抱刀,屈臂使刀斜橫于胸前,刀背貼于小臂上,刀刃向上;右手拇指屈攏成斜側立掌,以掌根附,持劍禮和抱刀禮于左腕內側;兩腕部與鎖窩同高,兩臂外撐,肘略低于手。目視受禮者。
2、持劍禮:并步站立。左手抱劍,屈臂使劍身貼于小臂外側,斜橫于胸前;右手拇指屈攏成斜側立掌,以掌根附于左腕內側,兩腕部與鎖窩同高,兩臂外撐,肘略低于手。目視受禮者。
3、持棍禮:右手握棍把段(靠棍把三分之一處),屈臂于胸前,棍身直立,棍梢向上;左手拇指屈攏成側立掌,掌指向上,掌心與右手指根節指面相貼;兩臂外撐,肘略低于手,兩手與鎖骨窩同高;目視受禮者。
4、持槍禮:右手握槍把端,屈臂于胸前,槍身直立,槍尖向上;左手拇指屈攏成側立掌,掌指向上,掌心與右手指根節指面相貼,兩臂外撐,肘略低于手,兩手與鎖骨窩同高;目視受禮者。其它器械的持器械禮,參照上述規范統一。不再一一列舉。抱刀禮、持劍禮、槍、棍禮一般在武術的競賽、表演、訓練活動中應用。
武術禮儀 之遞械禮
(一)遞刀禮
1、雙手托刀遞(習練者用此法)
并步直立,左手托護手盤,右手托刀前身,使刀平橫于胸前,刀刃向里(刀刃不對師),目視接刀者。此示生徒虛心虔誠向師長求教,請予示范。同輩之間也可施用。
2、垂刀捧遞(習練者用此法)
并步直立,雙手捧住護手盤,手與胸同高,使刀身下垂,刀刃向里(刀刃不對師),目視接刀者。此示生徒虛心虔誠向師長求教。
3、提刀遞(長者,同輩之間都可用此法)
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刀柄后部,使刀身下垂,刀刃朝里,目視接刀者。
(二)遞劍禮
1、雙手托劍遞(習練者用此法)
并步直立,左手托護手盤,右手托劍前身,使劍橫托于胸前,劍尖朝右,目視接劍者。此示生徒虛心虔誠向師長求教,請予示范。
2、垂劍捧遞(習練者用此法)
并步直立,雙手捧住護手盤,使劍身下垂,劍刃向左右,目視接劍者。此示生徒虛心虔誠向師長求教,請予示范。
3、提劍遞(長輩,同輩之間都可用此法)
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劍柄后部(鐔,古稱劍柄的頂端部分),伸臂舉于體前,使劍身下垂,劍刃朝側方,目視接劍者。
(三)遞棍禮
1、雙手立握遞(習練者用此法)
雙手靠近握棍于把端(棍身三分之一靠棍把一端)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使棍豎于體前,棍把端朝下,梢端朝上,目視接棍者。此示生徒虛心虔誠向師長求教,請予示范。(同輩之間也可施用)
2、雙手托棍遞(習練者用此法)
并步站立,雙手手心朝上,托棍橫于胸前,左手托于靠把端和中段之間,右手托于靠梢端和中斷之間,目視接棍者。此示生徒虛心虔誠向師長求教,請予示范。
3、單手立握遞(長者用此法)
右手握棍把端三分之一處,舉臂于胸前,使棍豎直體前,棍把端朝下,棍梢端朝上,目視接棍者。此為師長向生徒遞棍法。平輩之間也可用此法。
(四)遞槍禮
1、雙手立握槍遞(習練者用此法)
兩手握槍于把端處,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兩臂前舉,是槍垂直與體前,槍把端朝下,槍尖朝上,目視接槍者。此示生徒虛心虔誠向師長求教,請予示范。
2、雙手托槍遞(習練者用此法)
并步直立,雙手手心朝上,脫槍橫于胸前,左手托于把端與中段之間處,右手托于槍尖端與中段之間處,目視接槍者。此示生徒虛心虔誠向師長求教,請予示范。
3、單手立握槍遞(長者用此法)
右手握槍把端三分之一處,舉臂于胸前,使槍豎直體前,槍把朝下,槍尖朝上,目視接槍者。
武術禮儀之接械禮
1、接刀(劍)禮:開步站立,左手掌心朝上托刀于遞刀刃者兩手之間,右手心朝下接握刀柄;目視右手接刀。
2、接棍禮:并步直立,兩手虎口朝上,上下靠攏,左手在上,靠近遞棍者手下部接握;目視雙手接棍??
3、接槍禮:并步直立,兩手虎口朝上,上下靠攏,左手在上,靠近遞槍者手下部接握;目視雙手接槍。
以上是中國武協規定的武禮規范,武術段位考試時武禮行禮不當會直接影響段位選拔,也是當前武林比較公認的武禮規則,個別拳種(如五祖拳)除外。
武術禮儀之傳統武禮
先是左腳上步,右腳跟上并步站直,意為視對方為尊。再步上前,以表示敬仰;左手四指伸直意為練武之人應該藝德齊備,拇指彎曲意為不逞強不做大。
兩臂平頜環抱當胸攏成圓意為五湖四海天下武林是一家;掌為文拳為武,右拳緊握抵于左掌中指端意為武不犯禁,勇不滋亂,就文止武。兩手手心向上外推,意為有緣相會是朋友,來請師友前輩指教,拳眼向胸意為友情記心中;兩手高舉過頭為至禮,表示對對方佩服的五體投地。
兩手相抵,出聲為響拳,表示心急意切,情緒激烈;抱拳四面環繞為羅圈禮,是對眾人的大禮;若抱拳于左胸為武禮,意為晏文就武,以拳說話,準備開打了。
武術禮儀之教學禮節
武術課堂是一個嚴肅的教育場所,師生要用武術禮儀的標準來約束自己,言行有禮。
1、技術教學、訓練禮節
上課鈴響時,班長或值日生整隊集合(同學間距約10厘米),清點人數完畢,向老師(教練)報告時,師生均行抱拳禮。老師向學生問:同學們好!的同時,行抱拳禮。學生在回答|”老師好!的同時,也行抱拳禮。然后落手立正。禮畢,上課開始。
下課時,老師向學生說:同學們再見!,學生在答老師再見!的同時,互行抱拳禮;老師落手站立,然后學生落手立正。禮畢,師生下課。
2、理論課堂禮節
? ? 當老師走向講臺時,班長發口令:“起立,敬禮!”學生起立行:“鞠躬禮”。老師看學生已行禮端正,亦行“鞠躬禮”答謝。班長發口令:“坐下!”學生就坐,開始授課。
下課時,老師說:“下課!”班長發口令:“起立,敬禮!”學生起立行“鞠躬禮”。老師看學生都已行禮端正,亦行”鞠躬禮”回謝。禮畢,下課。
武術禮儀之競賽禮儀
運動員禮節
1、武術競賽開幕式、閉幕式儀式
武術比賽開幕式上,當主持人宣布大會開幕,全體人員起立面向國旗方向肅穆站立。升國旗,唱國歌。閉幕式舉行降旗儀式時,全體人員唱國歌。
2、運動員禮節
套路運動員聽到上場比賽的點名時,應向裁判長行“抱拳禮”。然后走到裁判長的右側半場完成相同方向的起勢和收勢。聽到宣布最后得分時,也應向裁判行“抱拳禮”,以示答謝。
散打運動員上場當被介紹時,先面向裁判長原地行“鞠躬禮”;再轉向觀眾行鞠躬禮。場上裁判檢查護具完畢,雙方運動員面對,互行“鞠躬禮”。比賽結束,雙方運動員上場。當聽到宣布最后勝負時,應先向裁判長行“鞠躬禮”,然后轉向觀眾行“鞠躬禮”,再面向對手行“鞠躬禮”。
3、裁判員禮節
裁判員穿著統一的服裝,佩帶統一的裁判標志。比賽開始,廣播員介紹技術監督委員會成員時,起立行“抱拳禮”;介紹仲裁委員會時,被介紹者原地行“抱拳禮”;當介紹總裁判長、裁判員時,被介紹者左腳向前一步,右腳跟上并步站立,行“抱拳禮”。禮畢,右腳后退一步,左腳向后與右腳并步站立。
? ? 在比賽開始或結束時,當運動員向裁判長行“抱拳禮”或“鞠躬禮”時,裁判長應點頭示意,以示還禮。
武術禮儀之表演禮節
1、表演者在表演開始前,都應向主席臺的貴賓、領導和現場觀眾行“抱拳禮”或“鞠躬禮”;表演結束后,行“鞠躬禮”。
2、武術活動中,被人介紹時,應行“抱拳禮”或“鞠躬禮”。
3、武術器械遞接方法
遞接器械是武術外在形象的一個重要方面。向對方遞交器械時,刀尖、劍尖向下。切忌刀尖或劍尖指向對方。槍、棍垂直離地約20厘米遞給對方。切忌槍尖朝向對方,以失禮節。
附1:武德守則
1、熱愛人民 精忠報國
2、弘揚武術 以德為先
3、崇尚科學?求實創新
4、強身健體 文武兼備
5、遵紀守法 伸張正義
6、維護公德 尊師愛生
7、愛崗敬業 勤學苦練
8、團結友愛 謙虛謹慎
9、誠實守信 知行統一
10、儀表端莊 禮貌待人
附2:習武十戒
1、不準有辱國格人格,危害社會治安
2、不準拉幫結派,搞宗派門戶爭斗
3、不準宣傳偽科學,搞封建迷信活動
4、不準搞非法斂財,牟取暴利
5、不準淫亂、賭博,參與毒品活動
6、不準打架斗毆,恃強凌弱
7、不準撥弄事非,破壞團結
8、不準營私舞弊,唯利是圖
9、不準酗酒滋事,制造事端
10、不準驕傲自大,出言不遜